j8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又长国产,色久网站,国产免费自拍视频,无码国产一区流畅有码av,Comwww在线播放,美女网站黄页免费,国产免费观看a∧wwwww.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文史 > 正文

中國參與國際體系的歷史進程回顧(2)

后來者居上:有中國特色的全球治理道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球治理機制正在發(fā)生深刻變革。這是中國官方對于全球治理問題的最新概括和戰(zhàn)略判斷。這是我國官方第一次在最高文件中以“全球治理”取代了“全球經濟治理”,表明中國不再把全球治理限定在經濟事務領域,它涵養(yǎng)政治、經濟、安全、社會和其他新領域的內容。④

全球治理理念彰顯中國文化內涵。文化作為思維方式影響著國家的外交行為,一國對外形象和對外態(tài)度的被接納和受歡迎程度則取決于行為體的文化內涵或者說價值觀,而“國家利益來自國家特性”。⑤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指出:“西方觀察者不應低估這樣一種可能性:中國有可能自覺地把西方更靈活、也更激烈的活力與自身保守的、穩(wěn)定的傳統(tǒng)文化融為一爐。如果這種有意識、有節(jié)制的進行的恰當融合取得成功,其結果可能為文明的人類提供一個全新的文化起點。”⑥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不斷融入國際體系,在全球綜合治理中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向世界展示一個自信又有親和力的良好形象,有賴于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著力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在當代中國外交中已經有所表現,如“和平發(fā)展戰(zhàn)略”、“和諧世界”、“不干涉內政原則”、“新的安全觀”等,無不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諧世界”思想的文化根基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關于治世方案在當代的延伸。中國和諧崛起外交范式要塑造的是國際關系中的孔子形象,其基本特點是從個人的道德和修身延伸到國家之間的關系上來。當今世界各國間的戰(zhàn)爭因素,各國內部存在的犯罪活動,其最終根源還是人們“仁”德的缺乏,我們的一些法制法規(guī)雖然能在某種程度上阻止、緩解這些惡性事件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但卻不能從源頭上杜絕。

儒家文化看到了人類達到和諧、人類社會達到和平安定的根本所在,那就是人人守分,人人都有仁愛之心。儒家思想清楚地認識到人性的弱點,但并不像現代社會管理思想家那樣致力于通過具體、細密的制度來限制人可能會妨礙、傷害他人的行為,而是努力引導人們完善自已,通過自覺的力量使自已走向完美,而社會也在這個過程中和諧起來。對人類社會來說,這可能是最根本的理想發(fā)展之路。

此外,儒家思想指向全人類的和平。政治家們的目標常常是本國的生存和發(fā)展,儒家思想的目標則是天下的太平。在中國古代社會,面對世道的混亂與爭奪,儒家提出不是由外在的制度限制人的私欲,限制人的行為,也不支持社會集團在劇烈的沖突中最終達成一個平衡,而是啟動了人內心中的價值追求與意義追求,引導人們追求尊嚴,榮耀,從而淡化對世間利益的爭奪。⑦

中國的“和平發(fā)展戰(zhàn)略”是中國數千年“和合”文化在當代的體現。中國運用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分析指出,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是社會事務和社會關系發(fā)展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也是人們處世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fā)展的真諦。”

因此隨著我國國家實力的增強,摒棄了以武力和戰(zhàn)爭實現崛起的發(fā)展道路,不以損害他國利益來實現自身的發(fā)展,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也是對世界各國傳統(tǒng)發(fā)展道路的反思和創(chuàng)新。在處理和西方國家的關系上,中國沒有選擇和美國爭霸,而是選擇了和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接軌。

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新機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為發(fā)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融入國際體系,深入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國際力量對比發(fā)生了有利于新興國家的變化,世界多極化趨勢更加明顯,新興國家在全球治理領域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新興國家在全球GDP和貿易中的比重明顯上升,發(fā)達國家的比重下降;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體系改革中的地位顯著加強。新興經濟體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中的話語權將提升,IMF改革和國際金融監(jiān)管治理臨近突破口,但仍受到美國阻礙。2010年,IMF總裁卡恩宣布,IMF改革將在2012年10月前完成。屆時,IMF將向新興經濟體轉移超過6%的投票權。其中,中國的投票權將從3.65%升至6.07%,排名從第六躍居第三,影響力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但是2010年份額改革方案的審批程序至今沒有完成,作為IMF最大股東、投票權占17%的美國遲遲未能批準,導致這項改革至今仍然擱淺。

應對人類工業(yè)文明帶來的氣候變化是當前全球治理的重要內容。在氣候變化領域,中國在推動國際體系變革方面潛力增強。保護環(huán)境、應對氣候變化,表面上看是關乎人類生存的道德關懷,其實質是全球政治、經濟利益的再分配。而無論是減少排放量還是適應氣候變化,都需要強有力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因此資金和技術的轉移方式,正是當前氣候變化談判的主要爭議點,據有優(yōu)勢的發(fā)達國家依據國際貿易的規(guī)則,排斥無償的供給,而發(fā)展中國家有理由認為應對氣候變化僅僅是發(fā)達國家應對自已在國際體系中心地位的借口。⑧

中國無疑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推動者。中國是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fā)展中國家,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前兩周中國作出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從數據上看,中國作出的減排承諾相當于全球同期減排量的1/4。201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大會上,中國對于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三點建議,表明了在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上國際合作的負責任的立場。

此外,全球安全治理在很多領域陷入僵局,對全球治理提出挑戰(zhàn)。自1990年以來,人道主義干涉思想泛濫,“保護責任”概念由此產生。個別西方國家借保護他國為名,對他國的主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始于2011年的敘利亞危機,中俄聯手制止西方在敘利亞問題上濫用干預機制,為全球安全治理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典范,意義深遠。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以更積極的姿態(tài)參與國際體系。從經濟參與到全面參與,從雙邊參與到多邊參與,從較多的軍事參與到越來越多的外交參與,而且這一歷史進程不僅使中國學習、接受、內化國際制度和規(guī)范,也使中國不斷形成自已關于相互關系的新認識,進而以不斷壯大的實力影響國際體系的“雙向社會化”過程。我們相信,隨著國際體系的深入變革和中國綜合國力的繼續(xù)提升,中國與國際體系關系的互動必將帶來新的變化。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注釋】

①⑧梁守德,陳岳:《變革中的國際體系與中國責任》,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年,第100頁,第287頁。

②③朱立群:《中國與國際體系:進程與實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年,第316頁,第256頁。

④黃仁偉:“全球治理機制變革的新特點和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新機遇”,《當代世界》,2013 年第2期。

⑤[美]薩繆爾·亨廷頓:《美國國家特征面臨的挑戰(zhàn)》,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年,第9頁。

⑥[英]阿諾德·湯因比:《歷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5頁。

⑦張德蘇:《從“禮壞樂崩”到“克已復禮”》,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第261頁。

責編/韓露(實習)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中國   進程   體系   歷史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