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迄今已經超過140多年。從名義匯率來看,美國仍是當今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yè)由于美元強勢導致出口困難、全球需求萎縮以及生產成本增加使存貨堆積、生產放慢、制造業(yè)慢慢收縮,制造業(yè)衰退跡象再次顯現。但是,美國仍是世界金融中心、教育和創(chuàng)新中心。
只要中國經濟能夠以現有的常態(tài)速度穩(wěn)步增長,中國與美國之間名義經濟規(guī)模就日益接近,超過美國經濟規(guī)模只是時間問題。預計中國“十三五”期間年均GDP增長率在6.5%之上,到2020年中國人均收入將達到12600美元,完成從目前人均收入7485美元的中等收入到超過12000美元高收入國家門檻的跨越。中國經濟發(fā)展權不容任何國家挑釁,只要中國經濟持續(xù)增長,中國對周邊國家經濟就會發(fā)揮日益巨大的引力,甚至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地緣政治動作,中國經濟就能逐步成為世界經濟的新中心。
中國實施“一帶一路”戰(zhàn)略將重新回歸世界經濟中心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與同年10月3日在訪問印度尼西亞時提出的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合并稱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它是對美國實施咄咄逼人的包圍遏制戰(zhàn)略、重返亞洲戰(zhàn)略和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的回應。兩年多來,習主席的倡議引發(fā)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熱烈反響。隨著倡議成為我國的國家戰(zhàn)略,并逐步落地得到實施,不僅造福沿線眾多國家發(fā)展,形成了緊密相連的命運共同體,而且將推動中國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再次復興,重新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
“一帶一路”能推動亞歐非互聯互通,將帶來新的貿易革命。發(fā)達的海陸交通條件是古代中國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的重要前提。中國30余年來改革開放的發(fā)展奇跡表明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對經濟貿易發(fā)展的重大意義。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理論和實踐經驗均表明,交通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帶來貿易成本削減的雪崩效應,激發(fā)貿易急劇增長,引發(fā)新的貿易和產業(yè)革命。同時互聯互通帶來貿易效率提升,不僅削減貿易成本,而且加快貿易速度,縮減貿易時間,提高生產和消費效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間的交通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把亞、歐、非各國緊密聯結在一起,縮短交通運輸的成本、時間,促進基礎設施的對接與互聯,形成一個交通便捷、覆蓋人口眾多、市場廣闊的巨大經濟貿易圈,中國在這個經濟貿易圈處于溝通東西和南北國家的中心地位,這對于中國重回世界經濟中心地位至關重要。
為此中國做了周密規(guī)劃和國際外交工作,互聯互通已經呈現出大體輪廓。中國是東亞經濟圈的核心,通過陸路將分三路取道到達歐洲經濟圈:北線是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波羅的海沿岸各國;中線是中國經中亞、西亞、波斯灣、紅海到達地中海沿岸各國;南線是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之后經海運抵達西歐。海上交通的互聯互通主要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經印度洋,延伸至歐洲、非洲各國;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非洲各國;從中國北方、東方沿海港口經太平洋達到北美洲、中美洲以及南美洲各國。
在推進互聯互通產業(yè)合作和對接基礎上,中國已經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規(guī)劃了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將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大通道建設,共同建設國際經濟合作走廊。?目前各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已經開始推進落實。中俄、中哈、中泰、中緬、中越、中老、中新、中印尼之間已經密切協商了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其各自發(fā)展戰(zhàn)略的對接。中俄、中哈已經規(guī)劃了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還開展了海關、口岸的通關對接和監(jiān)管互認交流,達成重要共識。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互聯互通是包括基礎設施、制度規(guī)章、人員交流三位一體,和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并進的全方位、立體化、網絡化大聯通。除了交通基礎設施之外,能源電力以及通訊基礎設施、貿易投資相關法律制度、金融政策、人員流動及簽證政策、技術標準、科技規(guī)范等方面都要實現互聯互通或對接,這對于提高沿線各國經濟貿易整合或融合水平,擴大經濟合作空間具有基礎性意義。中國已經推動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它們將為亞歐非互聯互通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