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本官方猶抱琵琶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民間對日中關系正?;目释O肓私馊毡久癖姷臒岫龋恍铻g覽當時的日本主要報刊即可。不僅是左派的《朝日新聞》與《每日新聞》,連中間派的《日經新聞》和中間偏右的《讀賣新聞》,甚至于極右的《產經新聞》,都對中國的獨立自主精神贊賞有加?!蹲x賣新聞》還在1973年的《新年社論》這一最重要的體現(xiàn)編輯部觀點的評論中,指出中國在道德建設方面走在了日本前面。日本應該向道德先鋒中國學習。
站在今天的角度,不得不說,當年日本媒體對中國的所謂積極報道,多少有些狂熱的成分。報道與事實的偏差也恰恰體現(xiàn)了政治阻隔下雙方的不了解。另外,日本媒體和民間對中國的吹捧,更像是為了給國力迅速上升的自己打氣鼓勁:日本不僅要成為經濟大國,還要有成為政治大國、道德大國的勇氣和決心。辯證地看,這些熱情洋溢卻與事實頗有出入的報道,反而成了推動正?;牧α?。民間積極的對華態(tài)勢,給日本政府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而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突然宣布訪華,成為了壓倒頑固勢力的最后一根稻草。二十多年后,日本首相佐藤榮作的外交秘書楠田實依然難忘日本外交“被美國背叛”的一刻。1996年3月,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組織的一次報告會上,楠田回憶了告知佐藤首相基辛格秘密訪華的那一刻。佐藤回答道,“是這樣啊”,便陷入了久久的沉默。用楠田的話說,那一天,日本外交的噩夢成真了。⑧脫離個人回憶的小局觀,尼克松的決定一夜間促成了日本的官民合流。壓力變?yōu)閯恿?,僅僅數(shù)月后,新就任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關系正?;货矶?。
對中日關系這一階段做一小結:從表面看,1972年日本邁出與中國關系正?;哪_步,固然和美國態(tài)度的轉變有直接關系。但尼克松的訪華決定,只是強力催化劑而已。真正的推動力量,還是中國領導層以“獨立自主”為共同價值追求,數(shù)十年針對日本民眾的攻心戰(zhàn)略,為終究會到來的正?;鲎懔宋恼隆K?,當田中角榮的飛機在北京降落的一刻,帶給兩國人民的并非驚喜,而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成就感。
八十年代:帶雜音的“蜜月期”
談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日關系,學界、媒體界有時會稱之為“蜜月時期”。這個詞匯,生動體現(xiàn)了迎來改革開放的中國和自信心達到頂點的日本,在此時期共同將友好關系推向了新的高度。不過,“蜜月”這一詞,也有誤導誤讀的成分。首先,所謂的“蜜月”時期,中日關系不僅是握手、祝酒和擁抱,一系列爭端也開始出現(xiàn),如1982年的教科書事件和1985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yún)菥竾裆纭0耸甏?,中國還爆發(fā)了大學生為主導的反日運動。正如美國政治學者AllenS. Whiting所說,此時中國公眾對日的感情天平,已經開始偏向不滿的一端。⑨一項1988年的輿論調查顯示,18%的中國民眾把日本視為威脅。這一數(shù)據(jù)看似不高。但當時中蘇關系尚未正?;?,中越邊境沖突也未完全結束,中國公眾理所當然地把最大的兩個威脅留給了越南和蘇聯(lián)。在和中國保持友好關系的國家中,中國公眾把日本看作最大的威脅。“蜜月”一詞的誤導,可見一斑。倒是日本民眾,只有5%將中國視為威脅。中國對日本的威脅度,排在了蘇聯(lián)、朝鮮、美國和韓國之后。而后兩個國家,還是日本名義上的盟友。⑩而今天,不把中國視為威脅的日本人,百分比已經降到了個位數(shù)。兩組數(shù)據(jù)背后,是道不盡的國力興衰、政策更迭和心理驟變,真是恍若隔世。
從軟實力角度講,八十年代也標志著中國對日的“魅力攻勢”有所減弱。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領導人開始在歷史問題上敲打日本。中國高層對日態(tài)度漸漸強硬,中國公眾對日疑慮未消,在此背景下八十年代真正的謎不再是什么媒體炒作的“蜜月”,而是為什么日本從官到民依舊保持、甚至提升了對中國的積極印象?
答案恐怕還需要從日本自身尋找。站在今天的角度審視八十年代的日本,會發(fā)現(xiàn)這是日本經濟泡沫被吹得最大最絢麗的時刻。很可惜,當時“身在此山中”的日本,根本沒有預料到即將到來的泡沫的破滅和此后綿綿不絕的萎靡。我們或許不該僅僅責備日本領導人沒有預見性。連在當時的美國,也暢銷著一部哈佛大學著名東亞學者傅高義撰寫的《世界第一的日本:帶給美國的教訓》。?不少美國政商學精英,預計日本將超越美國。即將到來的二十一世紀,不僅是太平洋世紀,更是日本的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