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高新區(qū)政務服務中心內的自由貿易專區(qū)。張 朋攝
湖北首張“九證合一”營業(yè)執(zhí)照。王 虎攝
湖北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丁 杰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一大批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多項改革試驗成果在全國推廣。湖北在推進改革方面有何舉措和經驗可供借鑒,本報記者專訪了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
記者:過去五年是湖北發(fā)展很不平凡的五年,各項改革取得顯著進展,改革與發(fā)展呈現(xiàn)并進之勢。請問,湖北對全面深化改革有著怎樣的認識和體會?
王曉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fā)展走到今天,發(fā)展和改革高度融合,發(fā)展前進一步就需要改革前進一步,改革不斷前進也能為發(fā)展提供強勁動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始終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靠改革增動力、激活力,贏得發(fā)展主動。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重大政治任務,也是重大發(fā)展機遇。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五年,是湖北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五年,也是改革縱深推進的五年。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堅決落實黨中央重大改革部署,聚焦制約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突出障礙,深化改革,重點突破,為全省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近幾年,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我省經濟總量連續(xù)邁過2萬億、3萬億兩個大臺階,在全國位次五年前進三位,躍居全國第七位,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取得明顯進展。
最近,中央電視臺播出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我看了多遍,深有感觸?;卮?ldquo;中國如何走向未來”的時代之問,從根本上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是歷史的昭示、時代的呼喚、人民的心聲。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描繪了湖北未來發(fā)展的藍圖,開啟了“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新征程。面向未來,我省將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動搖,堅定不移地將改革推向前進。
記者:深化改革既講精確發(fā)力,也講精準落地。湖北從問題入手,瞄準問題、精準制導,以改革精準度提升群眾滿意度,取得明顯成效。請問具體是如何做的?
王曉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問題標示了改革的發(fā)力點、突破口、優(yōu)先序。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跟著問題走,多推有利于增添經濟發(fā)展動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的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發(fā)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一是瞄準發(fā)展堵點。大力搞活微觀,提振實體經濟。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精簡省級行政審批事項725項,保留249項,湖北成為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省份之一,帶動全省市場主體凈增70多萬戶,增長21.5%,總數居全國第五。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有效落實。國家確定的鋼鐵去產能三年任務一年完成;去年為企業(yè)減負降本800億元,今年將再降1100億元。
二是瞄準生態(tài)痛點。堅持正確處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關系,把修復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率先立法治理水、大氣、土壤污染,全面建立四級“河湖長制”體系,全面推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擔當好生態(tài)大省的特殊責任,確保“一庫凈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武漢加快建設全國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碳排放權交易量和交易額穩(wěn)居全國首位。
三是瞄準民生焦點。深化改革持續(xù)推進的動力,是人民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取向,從涉及群眾最切身利益的問題抓起,從百姓“吐槽”最多的地方改起。針對人民群眾高度關切的教育、醫(yī)藥衛(wèi)生、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戶籍制度等改革,精準出招、對癥施治,努力讓發(fā)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2016年人民群眾滿意度為87.54。
記者:改革沒有現(xiàn)成經驗可循,需要勇于探索、勇闖新路。湖北素有“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傳統(tǒng),請問在改革探索方面有何舉措?
王曉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試點是重要改革任務,更是重要改革方法。我們堅持不等不靠抓改革推進、不折不扣抓改革落地,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改革由點及面、串點成線、積厚成勢。
一是搶抓試點示范。試點能否邁開步子、蹚出路子,直接關系改革成效。近年來,我省承擔了國家賦予的改革試點示范項目百余個,大部分取得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成果;根據發(fā)展所需,自我加壓確立省級改革試點示范項目915個。突出用好三個國家級重大改革試驗平臺,著力形成改革擴散效應。主要是:依托東湖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探索出臺“科技成果轉化十條”等30余項政策文件,推動創(chuàng)新鏈、產業(yè)鏈、資金鏈、人才鏈、政策鏈深度融合,促進科教資源加速向創(chuàng)新優(yōu)勢、發(fā)展動能轉化。依托湖北自貿區(qū),推動實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150多項改革。依托武漢城市圈,持續(xù)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1+8”城市的基礎設施、產業(yè)布局、生態(tài)建設等“五個一體化”取得重大進展。
二是鼓勵基層探索。改革越是縱深推進,越要重視基層探索。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頂層設計中,更加重視基層實踐,鼓勵基層改革創(chuàng)新,大膽推進差別化探索。近年來,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省級人大司法監(jiān)督工作平臺、支部主題黨日制度、干部履職盡責等多項改革試點成果全國首創(chuàng);涉農資金整合、“互聯(lián)網+分級診療”惠民醫(yī)療服務、農村土地按戶連片耕種等一大批基層探索的湖北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
記者: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改革頂層設計已定,改革成敗關鍵在落實。請問,湖北在抓改革落實上采取了哪些實招硬招?
王曉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推進到今天,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落實、貴在落實、成在落實。我們始終把抓改革落實擺在重要位置,探索建立完善改革推進機制,把改革措施落實納入整體設計,以釘釘子精神確保改革部署落地見效。
一是壓實改革責任。深化改革需要大批改革促進派和實干家。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力親為抓改革、撲下身子抓落實,實行重大改革項目省領導領銜制。近三年共推出重大改革項目56項,書記省長帶頭“啃最硬的骨頭”,省級領導個個肩上有改革擔子、人人手上有改革任務,帶動全省各級形成了“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改革落實體系。
二是構建制度支撐。改革必然打破利益格局,需要擔當和勇氣,必須從制度上構建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正向激勵機制,同時對不擔當、不作為者追責問責。出臺全國首部促進改革的地方性法規(guī)《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條例》,建立改革容錯免責機制,讓改革者輕裝上陣,為改革者撐腰壯膽。設立全國省級層面首個改革獎“湖北改革獎”,拿出1000萬元“真金白銀”,獎勵改革者和改革項目,營造敢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良好環(huán)境。
三是強化督察問效。用好督察利器,改革推進到哪里,督察就跟進到哪里。率先出臺《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督察實施辦法》,率先將改革納入“四個全面”政績考評體系,率先開展改革第三方評估,加強督察、跟蹤問效,打通關節(jié)、提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