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插圖:吳韻清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wǎng)記者 耿興敏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多地中小學生還處于在家上網(wǎng)課階段,孩子們在家中自由接觸網(wǎng)絡的時間較以往要長很多。能否合理控制孩子的上網(wǎng)行為,讓孩子避免網(wǎng)絡不良信息的侵害,這無論是對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還是對于家長,都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
近日,國家兒童醫(yī)學中心、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心理專家崔永華教授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wǎng)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家長們發(fā)現(xiàn)孩子瀏覽成人網(wǎng)站、黃色信息時,雖然非常吃驚和意外,但往往又不知該怎么辦,更不知道該怎樣跟孩子講“那方面”的知識。
青少年目前普遍缺乏科學正確的性教育和引導
崔永華告訴記者,多數(shù)家長在性教育方面與孩子的溝通都十分貧乏,導致很多處于青春期孩子遇到性問題或性知識方面的需求往往不知到哪里去咨詢。還有些家長自身沒有做好榜樣,對性持錯誤態(tài)度,也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性的態(tài)度和與異性的交往方式。
據(jù)中國人口宣教中心的調查數(shù)據(jù),74%的高中生父母未與子女交流過性知識,而49%的青少年主要從互聯(lián)網(wǎng)獲得各種性知識。學校對于青少年性教育不重視,教材內容枯燥乏味;絕大部分家長不知道該在這方面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農村留守女孩更是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和教育。
上海社科院發(fā)布的《上海社會發(fā)展報告(2019)》藍皮書中針對上海青少年性健康的調查顯示,青少年性行為低齡化已是一個普遍趨勢。青少年有戀愛經(jīng)歷的,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分別為9.9%、37.2%、53.9%;青少年發(fā)生性行為(接吻或性交)的比例,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分別為8.7%、33.2%、54.3%;認為“即使沒有愛情,也可以發(fā)生性關系”男女生比例分別達到20.5%和7.2%,而1999年這一數(shù)據(jù)僅為4.8%與0.9%;青少年對異性交往的允許程度逐漸走向開放,以接吻為例,1999年時青少年的允許比例為10.4%,2004年上升至12.6%,而這次調查達到25.4%。
上海社科院裘曉蘭博士說,許多家長和老師對性教育感到非常尷尬,覺得這種事情不太好對孩子明說,或是遮遮掩掩,或是直接拒絕。孩子很難從學?;蚣彝サ玫角‘?shù)男越逃?,往往只能通過網(wǎng)絡“自學成才”。但是網(wǎng)絡信息良莠不齊,很容易導致青春期的孩子誤入歧途。
家長與孩子談“性”請記住四個“不要”
很多父母常常“談性色變”,對于孩子的性教育,不知道該怎么講,覺得沒有必要講,或十分反感講,甚至禁止孩子了解性知識,這些都是不妥當?shù)?。父母該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談論性呢?崔永華強調,有四個“不要”一定注意。
1.不要認知錯誤。當看到孩子有“瀏覽不健康網(wǎng)站”等不良行為時,首先不要認為孩子“學壞了”,要認識到多數(shù)行為對于青春期孩子來說都是正常的,要認識到孩子有了需要了解性知識的需求但又沒有合適的獲得途徑。父母首先要有正確的性觀念,性不是丑惡的,它是知識,是每個人應知應會的。
2.不要簡單粗暴。青春期的孩子心靈比較脆弱,最擔心的就是父母的批評或打罵。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看不良雜志或視頻等,可能會說出“不要臉”或者“下流”這樣的話,這對于孩子心靈會造成很大創(chuàng)傷。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存在逆反心理,甚至出現(xiàn)過激行為,比如說離家出走或輟學等。
3.不要一味禁止。有的父母對于青春期孩子會進行各種限制,比如當看到孩子偷看色情視頻、圖片時,往往會直接沒收并加以限制,這種做法不正確。這時候不妨告訴孩子可以學習其他更多知識,或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幫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4.不要諱莫如深。建議與孩子主動共同探討“性”,對孩子提出的有關性的問題絕不回避,解釋力求準確到位。美國的性教育專家戈爾頓教授認為:“不要指望僅僅用某種教科書來解決孩子青春期的所有問題,而最好的家庭性教育的方法是和孩子拉家常。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借某件性問題方面的事,打開話匣子,讓孩子了解性活動、甚至節(jié)育方面的知識。這并不等于允許他們過早這樣做,而是要讓孩子知道過早做有害無益。”同時,戈爾頓教授還強調,受過家庭性教育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大都能推遲首次與異性接觸的時間。
總之,家長和孩子的正確溝通很重要。青春期孩子對性知識的各種渴求是很正常的,這時候父母一定要做孩子的朋友,積極引導,及時溝通,讓孩子從更深層面了解性知識,以便孩子更好地渡過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