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晏清 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
構(gòu)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一項偉大的系統(tǒng)工程。構(gòu)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子系統(tǒng)。說它是系統(tǒng)工程,一個重要的含義是說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是不可分割的,是互相制約、互相促動的,三個方面是同步進行的。學術體系是學科體系的基礎和實在內(nèi)容,沒有學術內(nèi)容或?qū)W術水平很低的學科體系很難想象;而話語體系只是學術體系的表達,不表達學術內(nèi)容的話語不是我們這里要討論的話語。所以,這個系統(tǒng)工程的核心是學術體系的構(gòu)建,是要在學術建設的基礎上建構(gòu)起學科體系以及作為它的表達體系的話語體系。
話語體系當然包括話語風格、話語方式等等,但它作為學術體系的表達,其實質(zhì)或內(nèi)核是觀念框架、理論框架,說到底就是思維方式。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南開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決定把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作為主要的博士研究方向。實行這個學術轉(zhuǎn)向的最重要的、前提性的工作,就是解決觀念框架的問題,也就是要超越長期局限于傳統(tǒng)歷史唯物主義教科書的話語體系。這樣才能融入政治哲學的學術傳統(tǒng),才能同國際學術界交流對話。遵循學術傳統(tǒng),政治哲學是講“應當”,即對政治事務進行正當性(主要是正義性)的追問,亦即倫理價值的追問,而傳統(tǒng)歷史唯物主義教科書所缺的正是價值論的維度。過去也有人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名義寫書、寫文章,但主要講的還是教科書里講的階級、國家、革命的內(nèi)容,一涉及基本的社會價值如自由、平等、人權等等,就難以與國際學術界對話。對于西方政治哲學(以自由主義為主要代表),我們長時期里都是采取一種拒斥或簡單批判的態(tài)度,批判也常常是“各吹各的調(diào)”,而當這種批判被視為無效時,便只得處于一種失語狀態(tài)。我們現(xiàn)在引入價值論的維度,采用價值和科學相統(tǒng)一的觀念框架,就可以融入政治哲學的學術傳統(tǒng),又能保持和發(fā)揚歷史唯物主義固有的話語優(yōu)勢,政治哲學的研究路子就很順暢了。這很典型地說明了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三者是有機統(tǒng)一的。
建構(gòu)合理的話語體系,語言的運用當然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是狹義上的“話語方式”。話語體系要能體現(xiàn)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其前提和基礎是要注重研究中國問題,探索中國社會發(fā)展、變革的邏輯,講中國故事。但在這個前提下,也必須講究語言的運用。有學者說,中國人如果中文學得不好,中文基礎不好,不可能有深刻的思考,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用母語思維的,我想這個話是正確的。況且,中國語言有許多其他語言所難得有的優(yōu)點,它精辟、簡練、準確、風趣,有的成語,里面包含的是一個完整的有意義的故事,甚至是一個重要的思想體系。只是要注意,用中國話講哲學,不是要用“土話”“方言”,而是要用“普通話”講哲學。中國許多優(yōu)美的語言可以直接使用,但也有些需要加以改造,使之成為足以把握我們這個時代社會變遷和文明演進的普通語言。
作為哲學語言尤其應當如此。語言既要通俗,又要規(guī)范,規(guī)范是第一位的。因為哲學是概念性的認識,概念是用詞來表達的,用詞不當,表明概念不清晰、不準確,用這樣的概念是不能進行正確的哲學思考和哲學表達的。應在規(guī)范的前提下注意通俗化。哲學是很深奧的,但不能故作深奧。“故作”只有一法,即故意搞得不通俗,這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說,就不只是“缺點”,簡直就是錯誤,因為這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精神是相抵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