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卯生 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所所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們說堅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習近平總書記的概括與總結,充分展現(xiàn)了全體黨員、全國人民在堅定“四個自信”的同時,實現(xiàn)堅決將改革進行到底同堅持改革正確方向有機統(tǒng)一的決心和毅力。
從哲學上講,堅定“四個自信”與全面深化改革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沒有堅定的“四個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黨全國人民堅決地將改革進行下去的勇氣和決心。同樣,離開不斷深化改革并日益取得的實效,“四個自信”也不可能真正、徹底、持久地堅定起來。在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過程中,把堅定“四個自信”和不斷深化改革統(tǒng)一起來,實質是“增加和擴大我們的優(yōu)勢和特點,而不是要削弱和縮小我們的優(yōu)勢和特點”。
不言而喻,我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總體上特色鮮明、優(yōu)勢巨大、富有效率,深得人民擁護。這是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jù)。當然,也應看到我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還不是十全十美、成熟定型的。面對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要實現(xiàn)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還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和完善,由此,我們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堅定“四個自信”,不是自我滿足,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通過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使我們的制度更加成熟完善的同時,既不斷鞏固發(fā)揮制度優(yōu)勢,又不斷把制度優(yōu)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助推新時代國家治理再升級。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世界上不會出現(xiàn)和存在完全相同的國家制度,也不會出現(xiàn)和存在適用于一切國家、地區(qū)的制度模式和治理體系。每一個國家的制度、模式和治理體系都是基于本國自然環(huán)境、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以及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而長期內生性演化的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所以富有活力、優(yōu)勢巨大,就是因為它是從我國的自然環(huán)境、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中生長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未來要繼續(xù)發(fā)展壯大,也還必須深深扎根于我國的自然環(huán)境、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正是基于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索適合自己的道路和制度。”只有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才能最終實現(xiàn)全面深化改革的預定目標。當然,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民族,我們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必定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包括西方國家的優(yōu)秀成果,并將其消化吸收轉化成我們自身的結構和因素,但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囫圇吞棗、邯鄲學步,更不能西方化、資本主義化。“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道理告訴我們,不考慮、不顧及本國的實際情況和本國人民的意愿情感,盲目地照搬照抄別國的制度、模式、治理體系從來不會成功,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成為別人的笑柄和自身的痛處。正是基于這樣的自覺意識,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成功地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條不同于西方國家的現(xiàn)代化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套不同于西方國家的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僅寫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而且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