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記錄了共產黨人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蘊藏著克敵制勝的“精神密碼”,既是一本生動靈活的“教科書”,也是一劑滋養(yǎng)初心的“營養(yǎng)劑”。黨員干部要用心挖掘黨史這座“富礦”,補足“精神營養(yǎng)”,賡續(xù)“精神血脈”,以無我的精神、無畏的勇氣和無私的奉獻,接過發(fā)展“接力棒”,砥礪奮進新時代。
挖掘黨史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仰之火,塑造忠誠品格。崇高而堅定的信仰是航行船舶的“壓艙石”,精神上有了信仰的支撐,才能歷盡艱險而百折不撓,風吹浪打而終抵彼岸。“欲事立,須是心立。”百年黨史中,無數共產黨人將生死置之度外,沖鋒陷陣、浴血奮戰(zhàn),靠的就是內心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和遠大的理想信念。生命短暫,而信仰常在。我們身處和平年代,雖已沒有了戰(zhàn)爭的烽火硝煙,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依然存在需要征服的“婁山關”和“臘子口”,需要我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站穩(wěn)政治立場,心懷“國之大者”,鍛造無堅不摧的“內核”力量,練就“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政治定力,擦亮“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慧眼,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挖掘黨史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魚水深情,厚植為民情懷。革命戰(zhàn)爭年代,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疫情防控時,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毫不畏懼,以“硬核”擔當構筑抵御病毒的堅固防線;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為了消除絕對貧困現象,黨員干部盡銳出戰(zhàn)、精準幫扶,創(chuàng)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歷史和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只有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行穩(wěn)致遠,穩(wěn)固發(fā)展。古人云,“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作為黨員干部,必須把“為人民服務”的使命深深烙印在心上,牢固樹立“群眾事無小事”的理念,常懷為民之心,常思群眾之憂,常想為民之策。腳下多沾“泥土味”,勤到群眾家中走訪調研,從群眾表情中探知生活冷暖,從群眾的牢騷話、真心話中找準工作著力點,當好群眾“貼心人”,著力辦好群眾關心的就業(yè)、教育、社保、醫(yī)療、養(yǎng)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讓群眾的幸福更有質感。
挖掘黨史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奮斗之力,凝聚前進合力。從嘉興湖畔的一艘小小紅船,成長為穩(wěn)健航行的“中國號”巍巍巨輪,中國的奮進崛起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前赴后繼、不懈奮斗、共同努力的結果,絕非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但當前,有的干部秉持“佛系”心態(tài),在崗位上“溫水煮青蛙”,安于現狀、不思進??;有的將“我不會”掛在嘴邊,遇事消極懈怠、推諉卸責,究其原因,是缺乏了奮發(fā)向上的精氣神。長征途中,紅軍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穿過草地、翻過雪山,以驚人的毅力走完了兩萬五千里,正是由于他們敢于同艱難困苦作斗爭,攻堅克難,不斷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當前,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置身“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全面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前進道路上仍面臨著許多難關和挑戰(zhàn),迫切需要黨員干部接過艱苦奮斗的接力棒,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在鄉(xiāng)村振興第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在“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新長征路上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敢于挑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擔子”、勇于啃掉改革發(fā)展道路上的“硬骨頭”,為共產主義事業(yè)接續(xù)奮斗。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讓我們回望歷史長河,汲取智慧力量,擼起袖子加油干,在持之以恒的艱苦奮斗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續(xù)寫新的輝煌?。ㄗ髡撸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