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彥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博導
中國共產黨是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成長壯大起來的,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治國理政能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成就生動地證明,中國共產黨立足人民立場,依靠集中力量、組織動員群眾辦大事辦好事辦實事的制度優(yōu)勢,辦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演繹了改天換地的宏偉篇章。
在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
從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八大召開的短短7年時間里,剛剛贏得全國革命勝利、開始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黨,就經歷了朝鮮戰(zhàn)爭、鎮(zhèn)壓反革命、三反五反、制定憲法、“一化三改”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除舊布新,千頭萬緒,但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有條不紊地沉著應對,初步顯示了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伊始就具有的卓越政治優(yōu)勢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順利完成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重要體現。為了使我國盡快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轉變?yōu)楣I(yè)國,從新民主主義國家過渡到社會主義國家,在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同時,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進而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加快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就顯得非常迫切。從1953年起我國開始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改造。由于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半殖民半封建的特殊性,因此在社會主義改造之初,我們以為要經過10年或1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由于得到廣大的農民、手工業(yè)者,尤其是廣大民族資本家的熱烈擁護與響應,社會主義改造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全面完成了,我國在1956年就進入了社會主義國家。
之所以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實現幾千年的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制度變遷,主要歸結于以下幾點:第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yè)的核心力量,是全國人民的主心骨,這在新中國成立后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有了這種共識,中國共產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愿望就可以通過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而實現。第二,循序漸進的方式。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充分尊重、考慮到人民群眾對于社會主義這一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毛澤東同志指出,農業(yè)互助合作要先成立農業(yè)生產互助組、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等形式,正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改造方式,逐漸在改造過程中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理論水平,才能進一步加深他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進而更充分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政策和策略得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過程中,充分考慮民族資本家愛國友善的一面,采取和平贖買、委托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委托經銷代銷、公私合營、全行業(yè)公私合營等形式,通過和平贖買的方式,采用“五馬分肥”的做法,給予民族資本家一部分利潤,使民族資本家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與中國共產黨保持了良好的關系,也讓資本家明確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重大意義,從而把民族資本家的力量集中起來,激發(fā)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實現民族資本家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自覺擁護。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接過來的是一個爛攤子,還要面臨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封鎖。但是中國共產黨人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建成投產了許多重大工業(yè)項目。比如,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沈陽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建成通車;等等。正如1979年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三十年來……我們畢竟在工農業(yè)和科學技術方面打下了一個初步的基礎。”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的30年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把一個曾經破破爛爛的國家建設成為在國際上具有崇高地位、擁有一定工農業(yè)基礎的國家。
中國共產黨在推進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的過程中,不斷發(fā)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yōu)勢和光榮傳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促進經濟增長、實施體制改革,推進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的過程中,不斷發(fā)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yōu)勢和光榮傳統,展現出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治國理政的杰出能力。
改革開放之初面臨的迫切問題是如何才能吃飽飯。改革開放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占全社會勞動力總量的76.3%,且81.91%的農村勞動力滯留在農作物種植業(yè)上,90.58%的農村勞動力集中在農林牧副漁業(yè)中,人地矛盾突出,農村發(fā)展落后,農民生活貧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既很快解決了幾億人餓肚子的大問題,也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集中力量辦大事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質支撐。到1983年底,全國有99.5%和97.1%的生產隊和農戶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讓廣大農民在農業(yè)生產中獲得了好處、在耕作中展現自身的勞動價值,也激發(fā)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進而提高了農業(yè)生產率。這就是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僅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提高了農業(yè)生產力,改變了農村積貧積弱的面貌,還讓廣大農民走向城市,投身于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yè)中。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政策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再次說明,黨必須通過制訂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贏得人民群眾,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是集中力量化解風險、辦大事、促進黨的事業(yè)成功的基本前提。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什么時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黨的事業(yè)就順利發(fā)展,化解風險就會高效有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底氣就足。
隨著改革開放偉大戰(zhàn)略的徐徐鋪開,黨中央提出了試辦經濟特區(qū)的偉大構想,并作出了西部大開發(fā)和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等戰(zhàn)略布局,這都進一步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偉大氣魄和高超水平。為了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的協調發(fā)展,幫助西部地區(qū)擺脫貧困,1999年3月22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fā)的若干意見》提出推進西部大開發(fā)的10條意見,從此開啟了西部大開發(fā)的偉大征程。在西部大開發(fā)的過程中,通過東西部戰(zhàn)略合作協議和中央轉移支付,從東部引進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到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幫助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狀況,實現了東西部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良性循環(huán)。在社會建設與社會治理、民生事業(yè)發(fā)展上也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稟賦和擔當。如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央政治局作出《關于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通過發(fā)動群眾,“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久經各種生死考驗的優(yōu)秀政黨,鍛造了自身高尚的品質和杰出的執(zhí)政能力,使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面臨不同的危險困難時都能戰(zhàn)勝它克服它。1998年,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終于取得抗洪搶險的勝利。2003年,我國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典型性肺炎,一時間全國陷入恐慌的狀態(tài)。中國共產黨組織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抵御非典,防止了非典的進一步蔓延,最終取得了抗擊非典的勝利。2008年,又取得了對汶川大地震搶險救援工作的勝利。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集中力量在很短的時間里辦成這些大事好事實事,再次證明: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不動搖是正確的,人民解放軍服從黨的絕對指揮,這是我們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重要組織保證;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全國一盤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這是我們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支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中國共產黨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治國理政能力,集中力量辦好了許多大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我們制定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部署,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就“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當前,我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huán)境。中國共產黨人以高超的哲學眼光和歷史思維,對自己所處的新的歷史方位作出科學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并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作為社會主要矛盾。這一科學判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不同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因此,所有難題的解決和大事的辦成,都要圍繞這個判斷展開,以解決新時代面臨的主要社會矛盾為旨歸。這包括在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及開展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治理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青山綠水的生態(tài)文明戰(zhàn)略、大規(guī)模培訓干部、上馬大飛機項目、建造國產航母、港珠澳跨海大橋建成通車、扶貧攻堅戰(zhàn)、全國對口支援新疆、西藏建設、“一帶一路”倡議、主辦世界政黨大會等等,無不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具有集中力量辦好大事的巨大力量。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政黨無法比擬的。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就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擺脫貧困不懈努力,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到黨的十八大后仍有幾千萬貧困人口。“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體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大無畏的氣魄,勇于擔當作為,決定利用4年時間,至2020年底徹底解決貧困問題。在對全國貧困人口全面摸底、建檔立卡的基礎上,找準貧根兒,開展了富有針對性的扶貧工作,打響了精準扶貧攻堅戰(zhàn);發(fā)揮中華民族的幫扶美德,中央部委和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省市縣,均對口扶貧一、二個西部貧困區(qū)縣;落實扶貧責任制,要求沒有脫貧的縣市主要領導不能變動工作崗位,不脫貧決不收兵。在打脫貧攻堅戰(zhàn)時,廣大干部駐村掛點,責任到戶,日夜戰(zhàn)斗在脫貧攻堅的一線,用汗水甚至生命幫助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幾年的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顯著,根據2019年12月19日召開的全國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預計2019年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34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這創(chuàng)造了中國扶貧史上也是世界扶貧史上的最好成績。
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tài)文明建設,作出了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戰(zhàn)略布局,為打贏“還藍天碧水、青山綠水之戰(zhàn)”,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不懈努力,取得良好成效。在實踐中,一些地方黨和政府下大力氣轉變發(fā)展觀念,關停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業(yè),生態(tài)人居環(huán)境明顯好轉,當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大增強。這一過程較為復雜、牽涉面廣,需要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和本位主義,各地區(qū)各部門只有樹立大局觀念、責任意識,眾志成城、攻堅克難,才能集中力量把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好。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后,中國共產黨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治國理政的能力,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為國家發(fā)展、民族繁榮、人民幸福辦了許多好事實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