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淚目,總有一種紀念從不缺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之際,我們迎來了第八個烈士紀念日。9月30日上午10時,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黨和國家領導人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以國家的名義表達對英雄烈士的緬懷追思。
英雄者,國之干。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英雄烈士永遠是歷史長河中的不滅燈塔,是民族精神圖譜上的閃亮坐標。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代以來我國約有2000多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獻出了寶貴生命。2021年4月,退役軍人事務部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廣泛發(fā)動社會力量為100位烈士尋親,幫助65位烈士找到了親屬;9月2日,國家以最高禮遇迎接第八批109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全網(wǎng)超過40億人次為英烈歸國點贊……讓每一位英烈都有家可歸,讓每一縷紀念都有處安放,讓每一次致敬都滿載榮光,這不僅是尊崇褒揚烈士的應有之義,更讓億萬人民深切感受到了民族血脈中升騰的復興偉力。
以國之名紀念英烈,讓尊崇更有高度。尊崇褒揚英雄烈士始終是黨和國家情之所牽、行之所至。從設立烈士紀念日“立大德于社會”,到建立功勛榮譽表彰制度“揚大義于國家”,再到出臺《英雄烈士保護法》“施大信于天下”,一系列尊崇英烈的國家行動,搭建了烈士褒揚紀念的“四梁八柱”。從推進省級及以上英雄烈士紀念設施在地市級實現(xiàn)全覆蓋、開展縣級及以下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專項行動,到建立“烈士尋親政府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全國統(tǒng)一的“云”祭掃平臺,再到做好異地祭烈屬接待保障工作、積極解決廣大烈屬“急難愁盼”……一座座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一件件滿載歷史印記的烈士遺物、一場場烈士祭掃及關愛烈屬活動,不僅還原了烽火歲月的吉光片羽,傳承著英雄烈士的精神脈絡,更讓中華民族氣節(jié)血脈的傳承有了輝煌光明的切入點和切實可感的落腳點。
以民之名致敬英烈,讓尊崇更有溫度。對歷史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畏和對英烈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崇就像一塊價值試金石,檢驗著個體良知和社會風尚。今年烈士紀念日前夕,上海龍華烈士陵園的陳延年、陳喬年墓前,有一封來信寫到:“我仰望你看過的星空,腳下大地已換了時空,你留在風中搖曳的那抹紅,在心中!”和平年代鮮有槍林彈雨,尋常人生也少有生死考驗,但先烈們用鮮血提出的人生課題并未遠去,并在新時代叩問著今天的人們靈魂:身處風云變幻的時代浪潮,如何處理個體與國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面對多元思潮的激蕩,怎樣突破名與利、得與失的藩籬?精神的力量歷久彌新,信仰的磁場無遠弗屆。尊崇英雄烈士,弘揚英烈精神,有助于全社會找到共同的價值原點,讓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找到精神高地和價值歸依。每一個深深的鞠躬,每一次靜靜的目送,都是在以英烈精神校正我們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航向,時刻告誡我們不能忘記為什么而出發(fā)。
以法之名褒揚英烈,讓尊崇更有力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每一位為國捐軀的英雄先烈都值得被銘記、被尊崇,每一種精忠報國的精神都應當被仰望、被傳承。一段時間以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沉渣泛起,毀壞烈士紀念設施、惡意涂抹篡改歷史、對英烈污名化等不法行為仍有發(fā)生……一寸山河一寸血,如此枉顧史實、肆意貶損何以對得起英雄先烈,何以對得起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可愛的中國”?捍衛(wèi)英烈,偕家國正義前行;詆毀英烈,以法律之名嚴懲。有關部門重拳出擊,齊聚公益訴訟之力嚴懲褻瀆英烈的惡行,依法查處“辣筆小球”等不法網(wǎng)民,侵害英烈的違法行為得到及時有效制止,有效捍衛(wèi)了英烈權益與榮光,營造了尊崇英烈、褒揚英烈的良好社會氛圍。
“開展烈士紀念日,如同點燃一支火炬。”每一個烈士紀念日,都是一次家國記憶的喚醒,都是一次烈士精神的傳承。今年的烈士紀念日,前連中秋節(jié),后連國慶節(jié),仿佛一種歷史的隱喻:從闔家團圓到國家興盛,歲月靜好、和平繁榮的背后,是無數(shù)英雄烈士用生命鑄就的歷史豐碑。對歷史最好的紀念是賡續(xù)傳承,對英烈最好的告慰是矢志前行。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永志不忘英雄烈士的歷史功勛,永遠挺起我們的時代脊梁,砥礪民族復興的豪邁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續(xù)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英雄史詩,唱響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英雄贊歌?。ㄗ髡撸翰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