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從南方電網(wǎng)貴州遵義綏陽供電局的崗位上,來到綏陽縣鄭場鎮(zhèn)傘水村成為一名駐村干部。幾年來,我撲下身子、沉下心來,為當?shù)厝罕娊鉀Q實際問題,努力把民生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
把民生小事當心頭大事,用心用情辦好事、辦實事,才能真正與群眾心貼心。從駐村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把自己當成村里的一分子,全身心投入各項工作。針對村里無路燈夜間出門難、下雨天出門不便、垃圾亂堆亂放等問題,我和村兩委干部一起想辦法,下大力氣改善人居環(huán)境。從安裝太陽能路燈、添置果皮箱、修建垃圾池,到進行危房改造、推進飲水工程,20多個項目落地開花,村子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品質(zhì)有所改善,大家給村干部豎起大拇指。
給村民辦實事,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摸清群眾的真期盼、新需求。這幾年,村民生活更富足,村里產(chǎn)業(yè)更興旺,但又出現(xiàn)了新矛盾、新問題。比如,村民家電增多、變壓器過載,需要增容變壓器;村里產(chǎn)業(yè)用電增加,但用電保障不足等。為此,我推動建立了“村電共建”服務點,更換、改造低電壓線路近千米。為了讓村民用電更安全、更便捷,我們積極利用群眾院壩會、農(nóng)民夜校等宣傳有關知識和電力惠民政策。隨著更多安心電、放心電接入村莊,各種用電需求得到更好保障,生產(chǎn)生活更便利,村民也有了更強的獲得感。
把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還要敢啃“硬骨頭”,善于想辦法。引進食用菌種植項目時,一些村民信心不足。為此,我們多次召集群眾開會、走訪農(nóng)戶;鼓勵村民代表外出參觀學習,拓寬眼界、解放思想;反復跟村民解釋,在“家門口”建項目,也是在“家門口”促增收……講政策、拉家常、算收益,將問題分門別類、掰開揉碎進行剖析,村民心中的疑問解開了,觀念轉(zhuǎn)變了,干勁也更足了。村干部和村民擰成一股繩,推動食用菌項目發(fā)展壯大,去年帶動群眾就業(yè)120多人,增收300多萬元,小蘑菇成為村民的“致富傘”。如今,傘水村的食用菌培訓基地,還定期為黔北各縣市開展種植培訓。擼起袖子加油干,互幫互助謀發(fā)展,鄉(xiāng)村的致富路、振興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腳下沾泥土,肩上扛責任。今年5月,因為工作需要,我又奔赴新樂村開展駐村幫扶,繼續(xù)在鄉(xiāng)村振興一線貢獻力量。做好更多民生實事,離不開馳而不息的堅守。面對新任務新挑戰(zhàn),腳踏實地、實干擔當,厚植為民情懷,練就興農(nóng)本領,與群眾一起謀發(fā)展、促振興,我充滿信心、滿懷期望。
(作者為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茅埡鎮(zhèn)新樂村駐村干部,本報記者蘇濱采訪整理)
原標題:
腳下沾泥土 肩上扛責任(中國道路中國夢·齊心協(xié)力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