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個極富魅力的世界。在人類認識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數學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雖然不懂數學也能過得很愉快,但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yǎng),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理解世界、欣賞世界。
數學,古老又年輕。在信息時代,數學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推動數學發(fā)展的,既有大量未解決的舊問題,也有社會科技發(fā)展涌現的新問題,從事數學研究和應用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數學的內涵是什么
數學研究量與形,量與形是物質的基本屬性,這決定了數學的價值和意義。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數學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學科,通常分為基礎數學(即純數學)和應用數學兩大部分?;A數學又大致可分為代數(含數論)、幾何(含拓撲)、分析數學(以微積分為基礎)等。
毫無疑問,數的起源是計數,也就是數物品。開始時,人們對數的觀念與具體事物聯系在一起,比如一棵樹、一塊石頭、兩個人、兩條魚等。逐漸地,人們發(fā)現一棵樹、一塊石頭等具體事物共同的數字屬性,數的抽象概念就這樣形成了。
產生數的方式是無窮無盡的,量的比值是數,面積是數,體積是數,溫度是數,時間是數……今天我們能強烈感受到數字化的影響,其實數字化很久以前就有了,如門牌號、車牌號、車次等。數字化的本質是編碼,賦予數字以含義。例如一幅照片的數字化就是把照片分成很多小方塊,每一個小方塊看作一點,用三個數字表示其紅綠藍的成分。所謂像素就是這樣的小方塊的個數,像素越高,表明數字化做得越精細。重要的是,數字可以運算,經過數字化后,照片也就可以通過數學的手段進行變化了。
數,有無窮的魅力、奧秘和神奇,始終吸引著最富智慧的數學家和業(yè)余愛好者。研究數的分支是數論,這一領域一直很活躍,近年來取得巨大進展,包括費馬大定理的證明、孿生素數猜想的突破、朗蘭茲綱領的進展等。素數是數論研究的一個永恒主題,其神秘的結構和規(guī)律始終挑戰(zhàn)著人類的智力。
形是數學分支幾何關注的對象。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形,藍天、白云、青山、流水、高樓、動物、植物有各自的形,它們都富有美感、令人愉悅。公元前300多年,希臘人歐幾里得采用公理化體系,系統(tǒng)整理了古希臘人的數學成就,寫成了《幾何原本》。在以后2000多年的歷史中,它都是一部標準的教科書。一直到19世紀,人們都相信這種幾何準確描述了我們這個世界。但是,非歐幾何的出現讓人們知道幾何原來可以有很多種。這立即帶來一個問題,哪一種幾何能正確描述我們這個世界的空間呢?廣義相對論說我們生活的空間是彎曲的,需要用黎曼幾何描述,弦論則認為我們的時空是十維的。
現實空間遠比歐幾里得幾何中的空間復雜。當把幾何理解為一種結構,就擺脫了幾何是現實空間的抽象這個限制,幾何的內涵會變得異常豐富和遼闊。很多對象都出人意料地有非常好的幾何結構,如一個空間所有過原點的直線全體的幾何結構就是射影空間。
現實世界日新月異,充滿變化。微積分就是研究變化的數學,基本概念有極限、微分和積分。微積分及在其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分析數學,成為認識和探索世界奧秘最有力的數學工具之一,為數學帶來全面的大發(fā)展。
求解方程一直強有力地推動數學的發(fā)展。剛開始是多項式方程,在探究多項式方程的過程中,代數數論、代數、代數幾何等分支產生了。微積分出現后,微分方程也就自然出現了。求解微分方程在數學中非常重要,因為大自然的很多奧秘是通過微分方程呈現的,著名的有描寫流體運動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描寫電磁運動的麥克斯韋方程、廣義相對論中的愛因斯坦場方程、量子力學中的薛定諤方程等。
應用數學和數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
應用數學是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世紀以前,雖然很多數學工作與實際應用密切相關,但應用數學這個名稱用得很少,并沒有形成特別有影響的獨立分支。進入20世紀后,應用數學快速成長,出現了計算數學、運籌學、控制論、組合數學、博弈論、信息論、數理統(tǒng)計等多個應用數學分支。計算機的出現進一步推動應用數學發(fā)展,還產生了很多交叉方向,如計算機數學、人工智能等。生物科學的迅速發(fā)展也涌現很多數學問題,現在有生物數學這一交叉分支,它關注的是用數學模型理解生物現象。物理一直是數學發(fā)展的強大推動力量。在20世紀,數學物理成為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在過去幾十年間非?;钴S,成果顯著。它主要關注規(guī)范場論、量子場論、弦論、統(tǒng)計物理等領域的數學問題。
我們現在非常強調交叉,原因在于不同學科其實是現實不同側面的反映,只有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對現實有更全面的認知。就像“盲人摸象”,每個學科可能只摸到一個局部、一個側面,把所有的部分合起來,才會形成完整的“象”。在不同分支、不同學科交叉的過程中,數學也在不斷產生新的概念、方法、理論等。
如今人類社會正步入人工智能時代,數學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更是基礎性的。計算數學、優(yōu)化、統(tǒng)計等數學分支發(fā)揮突出作用,數論、微分幾何等更多數學分支也不可或缺。人工智能也有力促進了數學的發(fā)展并提出很多極具挑戰(zhàn)的數學問題,其中之一是人工智能的數學基礎,如面向大數據的統(tǒng)計學基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數學機理等。
培育和提升大眾數學素養(yǎng)
在現代社會,數學素養(yǎng)已經成為公民的基本素養(yǎng),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數學有助于培養(yǎng)人的邏輯推理能力,因為數學的大廈是通過邏輯支撐的,邏輯把數學不同的內容組織在一起。當然,數學中的邏輯主要是演繹和歸納,是形式邏輯,現實的邏輯要復雜得多,僅有形式邏輯是不夠的。
對學習數學而言,尤為重要的是獲得數學思維。掌握了數學的思維方式、知道怎么考慮問題等,比單純獲得數學知識要有價值得多。數學直覺是數學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歐拉解決哥尼斯堡七橋問題的思維可以說是數學思維的典型例子,歐拉把陸地抽象成點,橋抽象成線段,從而揭示問題的數學本質,進而解決問題。
培養(yǎng)數學素養(yǎng),最好還能了解數學的發(fā)展史,它能幫助我們深入認識數學。從數學史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數學的發(fā)展歷程一點都不枯燥,雖探索艱辛卻充滿了有趣的故事、生動的人物、引人入勝的例子。比如,數學史上關于數與形的觀念變化就很有意思,無理數、負數、虛數都經歷了一個漫長曲折的接受過程。
理解數學符號體系的意義也很重要。恰當的符號體系價值巨大,數學發(fā)展史上經常出現記號與數學理論進展密不可分的情況。萊布尼茨在微積分中引入的記號就是一個典范。在16世紀以前,幾乎沒人考慮過在代數領域系統(tǒng)使用符號,致使代數發(fā)展緩慢;16世紀法國數學家韋達在這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此后代數思想才得以更有效地表達。
在數學的發(fā)展過程中,很多數學家的哲學觀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萬物皆數”“數統(tǒng)治著宇宙”,柏拉圖學派認為“純粹思想的最高形式是數學”,高斯說“數學是科學的皇后”,等等。這些觀點對科學文化有巨大影響,很多杰出的科學家,甚至人文學者對數學都有一種敬畏。數學家研究數學時的心理活動和背后的出發(fā)點同樣很有意思。比如,笛卡爾創(chuàng)立解析幾何(即坐標幾何)與他的批判精神是分不開的。他說:“我決心離棄僅有抽象的幾何,即僅為練習頭腦設立問題的幾何;這樣做,是為了研究另一種幾何,旨在自然現象的解釋。”
好的科普作品對提高大眾的數學素養(yǎng)非常重要。許多國家都重視數學科普,除了專門的科普工作者,還有很多杰出的學者也投身其中,推出形式多樣的高質量科普作品,讓大眾覺得數學有趣、可親,沒那么神秘,可以為普通人所理解。這方面我們還有提升空間。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
推薦讀物:
《大哉數學之為用——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華羅庚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認識數學》:席南華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
《悠揚的素數》:馬庫斯·杜·索托伊著,柏華元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什么是數學——對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R·柯朗、H·羅賓著,I·斯圖爾特修訂,左平、張飴慈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