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集中力量辦好群眾普遍需求、能夠辦成的民生實事,讓群眾可感可及。群眾普遍需求的事,既有“關鍵小事”,也有“民生大事”,既有急事、難事,也有平常事、日常事。辦好民生實事,需要以辯證思維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輕重緩急,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才能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出實效、高效和長效。
把握“小切口”和“大效用”,把小事辦細、大事辦實。大小之辯,在于角度和立場。辯證大小,就是要習慣換位思考、善于以小見大,從日?,嵥?、“雞毛蒜皮”中感受百姓冷暖、體察施政得失;更是要不論大小,都能夠堅持人民至上,樹牢實的導向,始終不忘初心、實干篤行。不因為事小而草率敷衍,以“辦大事”的鄭重,認真細致辦好樁樁小事,讓群眾“少跑一趟”“少費一厘”,就能讓群眾多暖一分、多愛一點。一些事情涉及人多面廣,比如群眾廣泛關注的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更需要以“辦小事”的精細扣緊群眾訴求、找準發(fā)力部位,把實的要求貫穿工作謀劃、推進、評判、優(yōu)化的全過程,用好每一份力、每一筆錢,確保把實事辦出實效。
把握“當下改”和“長久立”,把緩事辦快、急事辦妥。緩急之間,體現(xiàn)的是黨性,也是工作思路。“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各地創(chuàng)新推出的高效辦事舉措,貫徹了急群眾所急的為民宗旨,也推動了服務能力和水平的不斷提升。事有輕重緩急,緩事不用急辦,但仍需辦好。必須時刻保持警醒,以“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做到訴求及時回應、問題及時處置、事項及時辦理。辦急事,應以充分的預案安排為基礎,以豐富的“工具箱”為支撐,在清晰判斷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條件、加快進度,確保事情既辦得快又辦得妥,讓群眾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
把握“為之則易”和“不為則難”,把難事辦成、易事辦精。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無論難易都需堅持長期主義,辦易事能持之以恒,避免易轉化為難;解難事則久久為功,促進難轉化為易。當前,群眾訴求不斷多元化,一些民生問題千頭萬緒、盤根錯節(jié)。面對難題,應秉持“釘釘子”精神,創(chuàng)新思路,充分挖掘資源,統(tǒng)籌各方力量,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步步把難事辦成,惠及廣大群眾。當然,基層的事更多是一件件簡單而平凡的事。簡單的事也有難的一面,還有變難的風險。做簡單的事同樣需要謹慎,需要發(fā)揚“釘釘子”精神,甘于平凡而安得下心,專心致志而精益求精,把簡單的事辦出好口碑,讓群眾收獲可感可及的幸福。(作者:鮑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