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代末年,曹操、劉備和孫權(quán)以其卓越的領(lǐng)導才能和選任人才的慧眼,招徠匯聚當時的眾多英雄豪杰,各自成就了一番鴻圖偉業(yè)。三位政治家用人準則各不相同:曹操以權(quán)術(shù)相馭,劉備以性情相契,孫權(quán)以意氣相投。但有一點較為相似,三人都求賢若渴、知人善用,因此造就了三國鼎立之勢。
【關(guān)鍵詞】曹操 劉備 孫權(quán) 選任人才
【中圖分類號】C960 【文獻標識碼】A
漢代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劉備和孫權(quán)作為那個時代的風云人物,以其輝煌的功業(yè)繪就了三國鼎立的壯闊歷史畫卷。清代趙翼在史學名著《廿二史札記》中指出:“人才莫盛于三國,亦惟三國之主各能用人,故得眾力扶持,以成鼎足之勢。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權(quán)術(shù)相馭,劉備以性情相契,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這一論斷,可謂對曹操、劉備和孫權(quán)等人的用人風格作了簡要精當?shù)母爬ā?/p>
曹操對人才的重視與舉用
在重視人才這一點上,曹操可謂最富遠見的政治家之一。他多次頒發(fā)《論吏士行能令》《求賢令》《舉賢勿拘品行令》等,強調(diào)唯才是舉,向天下求賢。他手下謀士如云、勇將薈萃。曹操對人才的舉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是超乎常情,度外用人。比如,畢諶、魏種等人,都背叛過曹操,后來被曹操擒獲,依然被委以重任。曹操包容體諒、惜才愛才由此可見一斑。官渡之戰(zhàn),大敗袁紹的曹操,在袁紹留下的書信中發(fā)現(xiàn)有許多來自許昌和前線軍中。這意味著,有人一邊在曹操手下做事,一邊私自暗通袁紹。然而,曹操沒有拿著這些信件去追查“內(nèi)鬼”,而是付之一炬,他對此的解釋是:袁紹強大之時,我都沒法自保,何況別人!曹操的用意,當然是讓這些人放心繼續(xù)追隨他。
曹操對劉備的容忍尤為值得一提。曹操曾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句話可謂意味深長,其實質(zhì)是指劉備是他爭奪天下的最大對手。既然如此,當然應想方設(shè)法除掉。一次劉備被呂布打敗,投到曹操這里,給了曹操下手的大好機會。“先主求和于呂布,布還其妻子。先主遣關(guān)羽守下邳。先主還小沛,復合兵得萬余人。呂布惡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敗走歸曹公。”(《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曹操的一個極為出色的謀士程昱,提醒曹操:劉備猶如蛟龍失水,現(xiàn)在正是除掉他的絕好機會。“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程昱的建議當然有充分理由,但曹操沒有采納,因為時機不對。“公曰: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曹操曾發(fā)布招賢文告,愿招攬?zhí)煜沦t士為己所用?,F(xiàn)在曹操如果把劉備除掉了,天下賢士推己及人,不免會寒心。曹操問程昱,如果產(chǎn)生這樣的后果,我們靠誰來打天下?最終,曹操不僅容留劉備,還上表漢獻帝,給劉備封官加爵。在需要人才的時候,曹操確實表現(xiàn)出了難得的氣量。
二是善于發(fā)現(xiàn)下屬的優(yōu)點,并不吝贊揚。當政者,要得到手下英才的全力配合,不外乎兩種方法。一是提供實實在在的好處,比如晉升官職、提高俸祿。還有一種,是讓人獲得成就感。而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格外慷慨。對身邊的謀士武將,無論是獻上妙計良策者還是取得赫赫戰(zhàn)功者,他都不吝于稱贊和獎勵,有時是當面贊不絕口,有時是在書信中夸獎,倍加肯定。他曾寫信對荀彧屢獻良策大加褒揚。“太祖與彧書曰:‘與君共事已來,立朝廷,君之相為匡弼,君之相為舉人,君之相為建計,君之相為密謀,亦以多矣……’”(《三國志·魏書一○·荀彧傳》)
那么多的謀士和勇將,長期追隨曹操,嘔心瀝血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跟曹操的容忍大度和善于褒揚不無關(guān)系。
劉備以“性情相契”的人才選任標準
劉備用人,重在“性情相契”,這種風格,在他與諸葛亮、趙云、關(guān)羽、張飛、黃權(quán)等人的交往中,都有突出體現(xiàn)。這里就以“三顧茅廬”為例加以說明。據(jù)《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這即是指劉備“三顧茅廬”。
說到“三顧茅廬”,必須留意一個事實,諸葛亮和劉備不是同一輩人,他們之間有十九歲的年齡差距。一個比劉備整整小了十九歲、聲名也遠不能與之相提并論的人,反倒讓劉備恭恭敬敬地請了三次,才終于出山,這背后大有緣由。
與曹操和孫權(quán)相比,在招攬人才方面,劉備處于劣勢地位。曹操以“漢相”的身份號令天下,且雄踞中原;孫權(quán)雖然遠離中原,但坐擁資源富庶的江東。他們有條件提供高官厚祿,自然有強大號召力。然而,這種有利條件,正是劉備所欠缺的。他沒有封地,也就沒有根基,總是處于寄人籬下的境地,早年在呂布、曹操、袁紹處分別待過一段時間,后來去了劉表所在的荊州。在劉表那里待的時間長、條件好,但是依然改變不了屈居人下的境況。“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荊州豪杰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在這樣的境遇下,劉備靠什么吸引人才呢?
劉備靠的主要是兩個優(yōu)勢:第一,劉備名滿天下,世人皆知他是英雄,遲早是能干出一番事業(yè)的。如果長遠來看,追隨他不失為明智的選擇。第二,劉備看重性情相合,尤其長于以心換心,一些人追隨他,不是為了當下的實際利益,而是為了劉備的那份情誼。比如,說到關(guān)羽、張飛,人們便會想起《三國演義》第一回的“桃園三結(jié)義”,三個人發(fā)過一個誓愿,“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三結(jié)義不是史實,是民間故事,后來被寫進了《三國演義》。不過,在歷史上,關(guān)羽、張飛和劉備的友情確實非同尋常,經(jīng)常被描述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三國志·蜀書六·關(guān)羽傳》)也就是說,在公開場合,他們是守君臣禮節(jié)的,而私下則像兄弟一樣親密。這是歷史上劉關(guān)張的友情。趙云、黃權(quán)等跟劉備的交情比不上關(guān)、張這么深厚,但也肝膽相照,相見以誠。
“三顧茅廬”期間,劉備依然實力較弱,沒有一塊完全屬于他的領(lǐng)地。這時候,諸葛亮不愿出山,無可厚非。劉備必須有效地確立諸葛亮對他的信任,就像關(guān)羽、張飛信任他那樣。劉備的“三顧茅廬”,的確取得了預期效果。諸葛亮后來滿懷深情地回憶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諸葛亮《出師表》)唐代杜甫的《蜀相》一詩,也在“三顧頻煩天下計”和“兩朝開濟老臣心”之間建立了邏輯關(guān)聯(lián)。“三顧茅廬”是劉備最為成功的一次選用人才的實例。諸葛亮對蜀漢政權(quán)的建立和鞏固功不可沒,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孫權(quán)“以意氣相投”的用人特點
孫策去世后,孫權(quán)占據(jù)江東,承父兄基業(yè),廣納賢士。他開辦賓館,由顧雍、張纮負責接納四方賓客。文得闞澤、嚴峻、薛綜、程秉、朱桓、陸績、張溫、駱統(tǒng)、吾粲等;武得呂蒙、陸遜、徐盛、潘璋、丁奉等,一時人才云集。魯肅、呂蒙、陸遜都是二三十歲就深受孫權(quán)器重,周瑜被孫權(quán)任命為大都督統(tǒng)帥三軍時才三十四歲。正是靠著這些“意氣相投”的杰出人士,孫權(quán)才得以獨霸江東。
所謂“意氣相投”,從孫權(quán)這方面說,首先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對諸葛瑾的信任,是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
諸葛瑾是諸葛亮之兄,但哥哥追隨孫權(quán),弟弟則效力劉備,分屬于兩個陣營。劉備曾派諸葛亮出使東吳,孫權(quán)讓諸葛瑾趁機勸諸葛亮留在東吳,諸葛瑾毫不遲疑就拒絕了孫權(quán)的提議,他回答說:我弟弟已經(jīng)追隨劉備,“委質(zhì)定分,義無二心。弟之不留,猶瑾之不往也。”意思是說,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正如我對您的忠誠一樣;他不會留在您這里,正如我不會投奔劉備一樣。孫權(quán)聽了,不僅沒有感到被冒犯,還更加敬重諸葛瑾的坦誠和忠耿,認為他的話“足貫神明”。
呂蒙偷襲荊州,關(guān)羽敗亡,劉備決意動員全國的力量,對東吳發(fā)動一場規(guī)模空前的復仇攻勢。對劉備的這一動議,蜀漢幾乎所有重量級人物如諸葛亮、趙云都表示反對,理由是:從蜀漢自身的處境來看,應以曹魏為主要對手,而不應把主力用來和東吳決戰(zhàn)。諸葛瑾也給劉備修書一封,勸劉備不要伐吳,理由和諸葛亮、趙云說的一樣。東吳有人知道了諸葛瑾寫信的事,懷疑他里通劉備。孫權(quán)聽聞諸葛瑾遭人非議,親自辟謠:我與諸葛瑾“有死生不易之誓”。他還特意給諸葛瑾寫信:我們兩人“可謂神交,非外言所間”。這里,孫權(quán)直言他對諸葛瑾的至誠心里有數(shù),讓他不要介意別人的揣測。諸葛瑾受到如此信任,自然盡心竭力輔佐孫權(quán)。
所謂“意氣相投”,也包括勇于自我批評,不護短,不掩飾自己的錯誤,孫權(quán)對張昭的敬憚就是經(jīng)典的例子。
張昭是東吳的元老重臣,常直言規(guī)勸孫權(quán),他與孫權(quán)最嚴重的爭執(zhí)發(fā)生在遼東公孫淵假意歸順東吳之時。公孫淵奉表向東吳稱臣,孫權(quán)高興至極,打算派張彌、許晏前往遼東封公孫淵為燕王。張昭極力加以勸阻,他認為公孫淵因為害怕被魏討伐,遠來求援,要是改變主意,殺了張彌、許晏,東吳豈不是要被天下取笑?“權(quán)以公孫淵稱藩,遣張彌、許晏至遼東拜淵為燕王,昭諫曰:‘淵背魏懼討,遠來求援,非本志也。若淵改圖,欲自明于魏,兩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三國志·吳書七·張昭傳》)
然而,孫權(quán)不聽勸諫,張彌、許晏果然被害。張昭得知此事,一氣之下,從此稱病,不再上朝。“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quán)恨之,土塞其門,昭又于內(nèi)以土封之。淵果殺彌、晏。權(quán)數(shù)慰謝昭,昭固不起,權(quán)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權(quán)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戶。權(quán)使人滅火,住門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權(quán)載以還宮,深自克責。昭不得已,然后朝會。”(《三國志·吳書七·張昭傳》)
最終,孫權(quán)長時間在張昭家門口等候,直至他出門相見。孫權(quán)載著張昭回宮后,向其檢討,張昭被感動了,決定恢復上朝。這一類“以意氣相感”的事例,在孫權(quán)那里為數(shù)甚多。
曹操、劉備和孫權(quán)選任人才的成效經(jīng)驗
善于用人方能成就偉大的事業(yè)。三國鼎立,曹操、劉備和孫權(quán)之所以能建立輝煌功業(yè),是因為他們都善于用人,“天地涵容百川入”,與同時代的呂布、袁紹等人形成鮮明的對照。呂布身邊不乏好的謀士,但他剛愎自用,多次拒納陳宮等人的良策。袁紹對謀士更視同走卒。進兵官渡時,田豐極力諫阻,惹怒了袁紹,被投于獄中。而這一仗袁紹真的敗了。田豐在獄中,一獄吏向他賀喜,說他的預料應驗了,一定會得到重用。田豐卻斷言自己必死無疑,理由是:袁紹“貌寬而內(nèi)忌,不亮吾忠,而吾數(shù)以直言忤之。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zhàn)敗而恚,內(nèi)忌將發(fā),吾不望生”。果然田豐為袁紹所殺。毛宗崗評《三國演義》,曾就田豐一事大發(fā)感慨說:“為明主(曹操)謀而忠,其言雖不驗而見褒;為庸主(袁紹)謀而忠,其言雖已驗而見罪,何其不同如此哉!”“明主”之“明”,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善于用人。
千里馬是可貴的,而伯樂更難得。一定意義上說,千里馬和伯樂相互成就了彼此?!稇?zhàn)國策》中的“驥遇伯樂”“買駿骨”,《韓詩外傳》中的“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都為讀者所熟知。而韓愈的雜文《馬說》,指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才能卓越的人是可貴的,而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選拔人才和使用人才的人,更為難得。曹操、劉備和孫權(quán),就是郭嘉、諸葛亮和周瑜等人的伯樂,沒有曹操、劉備和孫權(quán)的識拔,郭嘉、諸葛亮和周瑜的人生不會如此絢爛奪目。
(作者為武漢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導,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
責編/陳楠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nèi)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zhuǎn)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quán),轉(zhuǎn)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