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鍛煉是選調生“成長第一課”,是能力素質提升的練兵場。作為選調生,要在基層鍛煉中錘煉一身本領,讓雙腳多沾些泥土,讓肩膀多扛些責任,讓思想多增些深度,不負組織培養(yǎng),不負人民期待。
用宣講傳遞黨音,做好基層農村的“代言人”。選調生要善用“方言土語”架起政策落地的橋梁?;鶎有v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將黨的理論、惠民政策轉化為群眾聽得懂的“家常話”。在黨的理論宣講中,我們要注重結合農村發(fā)展的議題、農民關心的話題;在推廣農村醫(yī)保中,我們要給老百姓“算賬式”講解宣傳政策紅利;在平安反詐宣傳中,我們要用“案例式”分析提高大家的警惕性。服務基層的一線里,選調生唯有腳下沾滿泥土、宣講飽含溫度,才能讓政策“活水”真正潤澤民心。
用日記記錄冷暖,做好社區(qū)鄰里的“傾聽者”。一本民情日記,記錄的是家長里短,承載的是民生冷暖。選調生要做好民情日記工作,用筆頭反映“民聲”。在走訪獨居老人時,要記下老百姓對于養(yǎng)老服務的需求;在鄰里幼托中心,要記下家長對托育照護的期盼;在調研社區(qū)商鋪時,要記下他們對于營商環(huán)境建設的建議。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實則是基層治理工作的“晴雨表”和“風向標”。選調生扎根基層,要做一名“傾聽者”,在鄰里鄉(xiāng)親“你一言,我一嘴”的閑談中,用民情日記勾畫出幸福鄉(xiāng)村建設的藍圖。
用服務筑牢民生,做好群眾百姓的“貼心人”。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檢驗基層工作成效的標準始終是群眾是否“眉頭舒展”。基層選調的價值在為民辦實事中彰顯:在防汛抗臺一線,與村委班子同心協(xié)力,晝夜值守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網格平安夜巡中,疏堵結合解決問題,積極排查日常安全隱患;關注“一老一小”領域,定期走訪重點人群,主動替群眾排憂解難。服務群眾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選調生需時刻將“民之所呼”作為工作的重點,在民生服務中厚植基層情懷。
用調研增才強干,做好改革創(chuàng)新的“探索者”。我黨歷來重視調查研究工作?;鶎舆x調就是一場深刻的調查研究,選調生要帶著“問題意識”沉到一線:在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如何平衡百姓“能接受”和政府“能負擔”之間的關系;在發(fā)展村集體經濟上,如何盤活集體資源,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如何立足本地優(yōu)勢,打造村域品牌,走出一條特色發(fā)展之路。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前線上,選調生既要“埋頭苦干”也要“抬頭探路”,唯有以調研破題、用創(chuàng)新解題,才能為基層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大云鎮(zhèn)繆家村選調生 施其良)
